主页 > 爱情句子 > 芙蓉花诗句经典名句【优选168句】

芙蓉花诗句经典名句【优选168句】

芙蓉花诗句经典名句

1、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2、美好的事物自然会令人欣赏和陶醉,苏轼的这首词直接描写了海棠花的娇艳之态,香气袭人,表达了文人对如此花中佳品的珍视和喜爱之情。

3、《曲江对雨》杜甫

4、春日百花盛开,芳香溢满室,这是属于花的季节,春天一过花就繁华不在,虽然有些夏花也开的灿烂,终不及春日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春天也正是赏花时节。

5、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6、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7、译文:亲手栽下很多棵杏与桑,富家郎砍倒文杏作中梁。只因为连年徭役太繁重,不得不全部卖给富家郎。富家的大郎田地产业多,他又花臭钱买来大官当。

8、一点冰姿无媚态,三分傲骨不张扬。

9、仙姿折柳蕴情趣,素雅清芬藏媚娇。

10、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11、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

12、烟波浩淼淡羞花,凤落西山映晚霞。

13、人生何如不相识,君老江南我燕北。

14、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

15、《妾薄命》

16、唐代:李白

17、《卜算子·兰》曹组

18、芙蓉初出水,菡萏露中花。

19、老田翁咋日在他门前过,垂杨下满是贵人的车辆。老田翁到家一向家人讲,惹得满室的儿孙竟嗟伤。看不见千裸桑树与杏树,只有满池的荷花散幽香。

20、《夏夜宿表兄话旧》窦叔向

21、原文:宫墙落杨柳,水槛出芙蓉。译文:宫墙下面落满了杨柳絮,水面上绽放出美丽的芙蓉。《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唐代诗人李白原文: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译文:那刚出清水的芙蓉花,质朴明媚,毫无雕琢装饰。

22、译文:王维乘坐着小船迎接贵宾,小船在湖上悠然开来。宾主围坐临湖亭开怀畅饮,四周一片盛开的莲花。

23、很多人爱花,更爱养花,文人就更不须说了。《红楼梦》就有林妹妹为一时抒发内心的忧愁和感慨而作的葬花吟,惜花也是对自身境遇的惋惜之情。与花有关的典故和诗词,自古以来就不少,后蜀有孟昶为讨倾国倾城的花蕊夫人欢心,在首都成都种下满城的芙蓉花,蔚然锦绣,一片大观。而成都也便有了“芙蓉城”的称谓,后称“蓉城”。在古代,常以花喻人,或称赞美女的天姿国色,或歌颂雅士的内在品质。

24、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

25、鹦鹉来过吴江上,芳洲之树何青青。

26、绿黛清荷水一方,馨姿款款舞霓裳。

27、凡尘富贵慈心里,亘古岚光爽目中。

28、冰肌玉润华年展,典雅高洁品自崇。

29、作者简介: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出生于绵州,籍贯吉州庐陵永丰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30、昨日门前过,轩车满垂杨。

芙蓉花诗句经典名句

31、作者简介:陆长源,字泳,吴(今江苏苏州)人,官至御史中丞,宣武司马,善书法,行书代表作《玄林禅师碑》。

32、双黄鹄,两鸳鸯。迢迢云水恨难忘。

33、清香淡雅娇柔美,出水芙蓉赛玉婵。

34、《离骚》

35、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36、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

37、虚怀若谷天然秀,执笔涂鸦赋醉章。

38、自遮团扇隐羞云,掩月流星已弄魂。

39、《辛夷坞》

40、雨落之后再不会飞上天空,覆水也难再收回。武帝与阿娇的情意,各自东西。往日美丽的芙蓉花,今日成为凄凉的断根之草。如果凭借姿色侍奉他人,相好的日子是十分短暂的。

41、译文:汉武帝曾经十分宠爱阿娇,为她筑造金屋让她居住。武帝对她娇宠万分,即使她的唾沫落下,也会被看做像珠玉那样珍贵。娇宠到极点,恩爱也就停歇了,武帝对她的情意渐渐停歇淡薄。阿娇被贬长门后,即使与武帝的寝宫相距很近,武帝也不肯回车,在阿娇那里暂时停留。

42、向夕阳向桃红,她粉的娇艳欲跌。更像女人的脸,在这下雨的日子里,绒花,你让我想想,我的心中又在思念的你。哦,看我这犯非的思想。最安静的时候,不开心的时候,会想念一个人,想念一个值得去想念的人。已经成为了习惯.

43、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44、窈窕娉婷胜翡翠,芙蓉出水貌妖娆。

45、喜欢可以关注秦艺原的微信公众号:草木生春,原创文学第一时间分享,文学艺术公众号,更多互动。

46、杜甫的这首诗,同样工于修饰,大有不同,借春景写长安城的繁荣的景象,春花新雨,更衬繁华,隐藏在繁华之下的却是安史之乱的政治危机,实际是一首讽刺诗。

47、藕花朵朵立池塘,雪艳离尘素雅妆。

48、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

49、莫恋金阊曾会客,常回霁月问斋童。

50、作者:陆长源

51、出水芙蓉含笑语,夕阳云射罩薄纱。

52、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53、手植千树桑,文杏作中梁。

54、《清平调·其一》李白

55、出水芙蓉莲打坐,灵波秋雨醉红尘。

56、风吹着枯木,无奈值空槎。

57、译文:试将我和你的眼泪,分别滴入两处池水。看看池里的芙蓉花,今年因为谁而败死?

58、荷叶轻摇睡梦莲,池塘月下醉缠绵。

59、芙蓉出水本昌丰,杏雨重云自画空。

60、唐代:王维

芙蓉花诗句经典名句

61、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62、早知今日长相忆,不及从初莫作双。

63、艳色宁相妒,嘉名偶自同。

64、宋代·苏轼

65、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

66、朝含玉露留清韵,岁沐红霞尚溢香。

67、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

68、《田翁叹》

69、两两轻红半晕腮,依依独为使君回。若道使君无此意,何为,双花不向别人开。但看低昂烟雨里,不已。劝君休诉十分杯。更问尊前狂副使。来岁。花开时节与谁来。

70、《庚戌八月二十二日恭闻奉天殿视朝》明代诗人谢榛

71、归来说向家,儿孙竟咨嗟。

72、影落空潭秋,新妆镜中媚。

73、富家田业广,用此买金章。

74、朝来白露浓,胭脂堕红泪。

75、描写“芙蓉花”的诗句,例如:

76、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77、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唐·王维《辛夷坞》

78、《木芙蓉》明代·郑嘉

79、花的姿态万千,但由于诗人的心境不同,作诗的目的不同,传递的思想感情自然也不同。王阳明心学里说,你来看花树,它才存在,你不去看,山中的花树就不存在,在诗作中也常常有我欣然,而物欣然,我忧愁,而物忧愁的情况。文人的笔墨下,少不了花这样事物,而花也少不了,文人为它增添的生命和意趣。

80、要说借花喻人,不得说李白的神作《清平调》,虽然是奉玄宗之命为杨贵妃写的诗,以花衬托来杨贵妃的貌美,无人可及,有仙人之姿。没有正面的描写,以侧面烘托和比喻让诗文进入绝佳的境地。

81、同样写花,这首诗就充满了哀愁的思绪,夜合花却是一种象征友好,合欢,美满的花,在全诗开篇的出现,铺垫了下文沉重的思乡和念旧情绪,回首过往,物是人非,如今只有形单影只的落寞。

82、出水芙蓉有关诗句,例如:“芙蓉初出水,菡萏露中花。”

83、频年徭役重,尽属富家郎。

84、待过秋霜九月中,残荷谁肯比芙蓉,

85、而王维的这首诗作,写春日景气,自然也少不了花的增添颜色,垂柳,苑花,云绕,春树,如此时令,这才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86、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万物华。

87、如此淡眉来出彩,何须刻意去梳妆。

88、明月有心临水岸,莲腮羞怯叶间藏。

89、不见千树桑,一浦芙蓉花。

90、一片芳心关不住,朱唇半启魅难遮。

芙蓉花诗句经典名句

91、东邻槛外芙蓉花,初开粲粲如朝霞。——释文珦《芙蓉花歌》

92、红艳含羞冷艳花,逢君欲语总披纱。

93、春风染我佳枝绿,夏雨滋吾俏朵红。

94、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95、《芙蓉花》

96、学画宫眉细细长。芙蓉出水斗新妆。

97、唐代:孟郊

98、出自:杂曲歌辞·乐府

99、绿影藏娇裹素装,欲将春色髻中藏。

100、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101、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102、《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王维

103、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

104、这首描写的兰花的孤芳自赏,独自绽放时暗香盈路的品性。全词没有出现一个兰字,全靠其他物品的对比和烘托,写出了兰花低调奉献的精神。

105、《怨诗》

106、【唐】韩愈木芙蓉

107、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108、七绝·芙蓉花(三首)

109、《临湖亭》

110、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

111、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

112、最初爱以花来点缀文学作品的是屈原,兰芷,秋菊,写得极尽繁荣,烘托出神话人物的华美,更带有一丝神秘感。然而文人对花的喜爱和探索也远不止在其观赏性。

113、诗文中也花来借物抒情,花是一种既有观赏性,又具有灵性的植物。因为花生长在野外,是自生自灭的,所以文人也常常爱以盆景养花,也给自己的生活添加些许意趣和生机。

114、唐代:于濆

115、译文:枝条顶端的辛夷花苞,在山中绽放着鲜红的颜色。寂静的山沟里再没有别人了,花儿们纷纷开放后又片片洒落。

116、《渔家傲·近日门前溪水涨》

117、只知一笑能倾国,不信相看有断肠。

118、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

119、惊尘神韵情含雅,绝代风华色射香。

120、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

芙蓉花诗句经典名句

121、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

122、秋来多少伤情事,却献青山一缕香。

123、菡萏含苞吐蕊朦,芙蓉出水舞莲丛。

124、一带青田萦艾草,三山白凤眷春风。

125、《涉江采芙蓉》两汉:佚名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可是我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我想要送给远方的爱人。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路途显得那么无边无际。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两心相爱却不能在一起。于是我们要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诗意: 《涉江采芙蓉》初读时十分单纯,而这”单纯“其实寓于颇微妙的婉曲表现中。初看起来,似乎无须多加解说,即可明白它的旨意,乃在表现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诗中的“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正把游子对“旧乡”的望而难归之思,抒写得极为凄惋。那么,开篇之“涉江采芙蓉”者,也当是离乡游子了。不过,游子之求宦京师,是在洛阳一带,是不可能去“涉”南方之“江”采摘芙蓉的,而且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芙蓉”(荷花)往往以暗关着“夫容”,明是女子思夫口吻,当不可径指其为“游子”。连主人公的身分都在两可之间,可见此诗并不单纯。不妨先从女子口吻,体味一下它的妙处。2.《咏同心芙蓉》隋代:杜公瞻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鲜艳明亮的荷花代表着祥瑞,亭亭玉立站在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一根花茎引出翠绿之色,两个花朵分用一片鲜红。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花颜好像拿走了歌伎的面色,香气迷乱好像舞动衣服引起的微风。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这样的莲花必然会互相思念,更何况它们的心是在一起的。诗意:开得鲜艳的荷花预示着吉祥,笔直的立在水面上。一支孤茎引出一抹绿,两朵花共同分开两抹红。荷花秀丽的颜色仿佛歌女的容貌,馥郁的香气如舞衣下的微风。这两朵莲花必然会互相思念,况且他们的心是在一起的。首联展现荷花动态之美,颔联为荷花着色,颈联与人作比,极写荷花的色、味,尾联是点睛之笔,揭示主旨,表达两心相悦的情感。3.《阳羡歌・山秀芙蓉》宋代:贺铸山秀芙蓉,溪明罨画。真游洞穴沧波下。临风慨想斩蛟灵。长桥千载犹横跨。山青芙蓉美,水明俨如画,仙游岩洞水波间。临风慨叹遥想,周处当年斩蛟灵,长桥千载尤横跨。解佩投簪,求田问舍。黄鸡白酒渔樵社。元龙非复少时豪,耳根洗尽功名话。解绶带投冠簪,归隐躬耕田间,黄鸡白酒渔樵社。陈登不复少壮豪,耳边再无功名噪。诗意:贺铸是词坛上一位怪杰,其生活际遇,其艺术风格,其内心世界都是复杂而多彩的。他有许多词都是写骚情艳思的,但这首《阳羡歌》却透露着隐逸之情,充满了沉郁悲愤之气。宜兴,古称阳羡。贺铸晚年寓居苏州,杭州,常州一带,常常往来于宜兴等地,此篇想是晚年的作品。上片写景为主,开首两句写山川秀丽。据地方志所载,阳羡境内有芙蓉山,罨画溪。罨画,原指彩画,以此名溪,想是此处风景美丽如画。这里不言“芙蓉山高,罨画溪明,”而颠倒为“山秀芙蓉,溪明罨画。”这就使得“芙蓉”、“罨画”均一语双关。它们既是地名,又是形容词修饰语,写山川如芙蓉如彩画般的美丽可人。“真游”一句写溶洞之美。“真游洞”即仙游洞之意;真,即仙。阳羡有张公洞,相传汉代天师张道陵曾修行于此。洞中鬼斧神工,天造地设,美丽非凡。面对青山,碧水,沧波……,于是有感而发,转而写人。“临风”二句用周处之典。周处,阳羡人,少孤,横行乡里,乡人把他和南山虎、长桥蛟合称三害。有人劝周处杀虎斩蛟,实际上是希望三害只剩下一种。周处上山杀虎,入水斩蛟,回来后知道原来乡人憎恶自己,于是翻然改过。后来在文学作品中常以斩蛟比喻勇敢行为。唐刘禹锡《壮士行》诗有句云:“明日长桥上,倾城看斩蛟。”贺铸“临风”二句既有对周处的赞美,又有自己功业未就的感慨。“慨想”二字传导出的感情是复杂的。下片抒怀与“慨想”暗脉相通。组,印绶,即丝织的带子,古代用来佩印。“解组”,即辞去官职。“投簪”,丢下固冠用的簪子,也比喻弃官。“解组”三句是说自己辞官归隐,终日与渔人樵夫为伍,黄鸡白酒,作个买田置屋的田舍翁。结处以陈登自比。据《三国志・魏志・陈登传》记载,东汉人,陈登,字元龙。许汜见陈登,陈登自己睡大床,而让许汜睡下床。后刘备与许汜论天下英雄时,许汜说:“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刘备责难许汜没有济世忧民之心,只知求田问舍,为个人打算。并且说,要是我的话,我要自己睡到百尺楼上,让你许汜睡在地上。此处贺铸借陈登说自己已不再有年青时忧国忧民、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耳边也不再有功名利禄之语。这结句实则是反语,是壮志难酬的激愤之语。4.《采莲曲二首》唐代:王昌龄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像吴国美女越国娇娘楚王妃嫔一样美丽的采莲女们,竞相划动采莲船,湖水打湿了衣衫。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来的时候莲花把她们迎进河口,采完之后明月把她们送回江边。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采莲女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出水的荷花正朝着采莲女的脸庞开放。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碧罗裙芙蓉面混杂在荷花池中难以辨认,听到歌声才发觉池中有人来采莲。诗意:第一首诗写水乡姑娘的采莲活动。吴姬、越艳、楚王妃三个词连用,铺写出莲娃们争芳斗妍,美色纷呈的景象。第二句正写采莲活动,从“争弄莲舟”来看,似乎是一种采莲的竞赛游戏。唐汝询说:“采莲之戏盛于三国,故并举之。”(《唐诗解》)因为要划船竟采,顾不得水湿衣衫。采莲姑娘那好胜、活泼、开朗的情态就通过“水湿衣”这个细节表现出来。她们划着采莲船来到一个花的世界,而最后两句点出她们直到月上江头才回去。诗人不急着写回程,而是插叙采莲女来的情境,她们来时被花儿所迎接,可见花儿是很乐意为她们所造访,而隐着一层写她们对采莲这一活动是非常喜爱,近乎于享受。当她们回去时,那月儿实际上也就是花儿,便依依不舍地送她们了。“花迎人”和“月送归”运用了拟人手法,把整个采莲活动的现场给写活了,极富诗意,写荷花迎接采莲女和月亮送别采莲女,实际上还是为了表现采莲女之可爱。这首诗通过几个动词淋漓尽致地将采莲女应有的性格――活泼开朗表现出来,并以花、月、舟、水来衬托女子的容貌,可以说这就是一部小电影,对刻画人物形象非常生动形象而别有韵味。第二首诗可以说是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说女子的罗裙绿得象荷叶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风光”,是“赋”而不是“比”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又带有浓郁的童话色彩。第三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乱入,即杂入、混入之意。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这是通常所说“看花了眼”时常有的情形。然而,正当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始觉有人来”要和“闻歌”联在一起体味。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却又仍然掩映于荷叶荷花之中,故虽闻歌而不见她们的身姿面影。这真是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崔国辅《小长干曲》)了。这一描写,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令人宛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让画的主角明显出现在画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们作为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还因为这样描写,才能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5.《天净沙・秋》元代:朱庭玉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庭院前落尽了梧桐的叶子,水中的荷花也早失去当日的风姿。解与诗人意同。仿佛是通晓诗人我的心思。辞柯霜叶,飞来就我题红。一片经霜的红叶离开树枝,飞近身来让我题诗。诗意:起首两句的对仗,概括了诗人在园林中所望见的秋景。“庭前”和“水边”是两处代表性的地点,暗示出诗人在四处徘徊,也在百般寻觅。但秋天对于诗人实在是太无情了,这两句中的“尽”和“彻”就不留一点余地。这两个字也正是景句之眼。既然是“落尽梧桐”,诗人的判断显然是基于未尽之时绿叶繁茂的秋前情形;同样,“开彻芙蓉”,首先浮现在他脑海中的也必然是旧时荷花盛开的热闹景象。枝上萧索,水面凋敝,这现实与记忆之间的巨大反差,自然会勾惹起悲秋的心情。可明明是作者因红衰翠减而伤感,第三句却偏偏说成是红翠善解人意,因迎合人的心绪而自甘衰残。诗人的这种自我怨艾,一来反衬出心中无可奈何的悲感的沉重,二来也表现了他对园林中美好事物的一往情深。正因为诗人将所见的秋景与自己系结在一起,才会有四、五两句的神来之笔,而在心情上发生一个完全的转折。我们在秋天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秋风卷着落叶扑面飞来,碰到身上有时就像粘住似的,好一会儿才飘落地面。诗人此时,就有一片“辞柯霜叶”缠上了他。何以见得?因为在上文的气氛中,飞舞在空中的霜叶只会加深“落尽”的印象,唯有停落在身上的片时的流连,才有可能启发诗人新的思考。霜叶“辞柯”而依人,这本身就沟通了“意同”的两者间的联系。“辞柯霜叶,飞来就我题红”,在多情善感的诗人眼中,其“飞来”完全是主动的、有目的的及含情脉脉的行为;而“题红”在其“红叶题诗”典故的原始意义上,则饱含着真、善、美的生活激情。秋天固然有萧瑟的一面,但对热爱生活的诗人来说,却同时意味着希望和奋起。这一“辞”一“就”,尽翻前案,将初时悲秋消沉的气氛一扫而空,无异化衰朽为神奇。小令别出机杼的结尾,令人拍案叫绝。

126、粉面桃花容俊美,怡人温婉赛双乔。

127、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128、《鹦鹉洲》李白

129、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

130、《海棠》苏轼

131、天生丽质似莲花,绰约冰姿面着霞。

132、此外,在很多佳作中,文人也常常借花抒情,比如李白的《鹦鹉洲》:“鹦鹉来过吴江上,芳洲之树何青青。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像谁明?”虽是写花,却得清冷。前有崔颢的《黄鹤楼》名诗,李白的这一首诗描写了春日花开的江景,诗文抒发的却是迁客孤身一人,乘舟而下的形单影只的没落之感。

133、花是有神韵的,借花喻人,借花抒情,咏物诗,也是诗文中常见的表达手法。兰花和菊花这些都是象征君子高洁品质的植物,文人骚客自然爱不释手,常常借物明志。李师广的《菊韵》写道:“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此诗把菊花比作晚霞一样绚烂,也写尽了菊花的风华之态。

134、天生丽质小蛮腰,玉树临风长发飘。

135、芙蓉花你看那芙蓉花开好美恋人,你看那芙蓉花,开粉色尽显像彩虹。

136、柳边最适邀期处,携手诗间看晚霞。

137、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138、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

139、溪边野芙蓉,花木相媚好。——欧阳修《芙蓉花二首》

140、掔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

141、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142、愿得勤来看,无令便逐风

143、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像谁明?

144、芙蓉出水有关诗句,例如:“学画宫眉细细长。芙蓉出水斗新妆。”

145、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146、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147、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148、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

149、绿岸芙蓉花,花秾叶逾翠。

150、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

芙蓉花诗句经典名句

151、汉帝重阿娇,贮之黄金屋。

152、出水芙蓉的诗句如下

153、远书珍重何曾达,旧事凄凉不可听。

154、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

155、出自:宋代欧阳修的《鹧鸪天》

156、《送荪友》清代·纳兰性德

157、虽然最美人间四月天,但湖南的秋天,如果某处有一片芙蓉,则其风景丝毫不逊于四月之春。千朵万朵,挂满枝头,娇丽大方,竞相争艳。树下总有不少行人驻足,或叹其美,或赏其姿,或羡其芳,或品其性。总的来说,我对芙蓉花的印象是看似娇艳却不媚俗,个中自有一股清丽之质。

158、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159、轻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

160、《定风波·两两轻红半晕腮》

161、宋代·欧阳修

162、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163、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164、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165、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166、艳丽天然皆本色,清绝俊美是真容。

167、北宋苏轼有《和陈述古拒霜花》一诗:“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唤作拒霜知未称,细思却是最宜霜。”称赞芙蓉花的纯洁和高雅的品质。芙蓉花也作荷花,常常用来比喻品德美好的美人和君子。再比如周敦颐的《爱莲说》,称赞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而李白也有《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一诗,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若说芙蓉花与美人之间的故事,还有一遭,那就是唐代才女薛涛亲自发明的“芙蓉笺”,是一种桃红色的书写小纸,流传至今。

168、芳香烂熳湘江色,独秀一国正尔名。

相关文章:

春茶的诗句唯美,采茶叶 悠闲惬意的诗句 春天的诗句五言古诗小学精选113句 端午节的诗句古诗大全一年级【精选100句】 初中诗句积累摘抄大全-通用79句 春分的诗句 古诗名句精选179句 关于红色经典诵读的诗句【精选75句】 描写失恋伤感的诗句-249句优选